在职医师办诊所 难度不小
2015-03-17 文章来源:健康报 点击量:2248 我要说
去年5月,北京市出台条例,允许在职医师开办诊所;今年3月,北京首个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启动,期望实现医生们“联合起来开诊所”的设想。然而,在多点执业政策尚有“先天不足”的困境下,在职医师开办诊所能顺利进行吗?让我们一起听听专家的说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黎东生 符桂林:
供职单位这个坎迈不过
允许在职医师开办诊所是对医改的进一步探索,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缓解看病难方面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中存在的障碍不容忽视。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公立医院属于国家事业单位,而医院的医师是医院拥有的人力资源,医师的人力资本产权也是其所在医院拥有。首先,属于公立医院的医师开办私人诊所,表示医院资本外流,损害了医院的集体利益,这也是各大医院不支持医师多点执业的原因之一。其次,大医院医师开办诊所,必须借助其所在医院的名气、声望。如果诊所发生医疗纠纷,可能会给供职单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其社会信誉度下降。再者,在政府补贴严重不足、医院大部分支出需要靠自主创收的形势下,在职医师开办诊所,与供职单位形成竞争,可能会影响供职单位的效益。所以,在职医师开办诊所,必须处理好与供职单位的各种关系。如果缺少供职单位相关方面的配合,医师的医疗质量也会遭质疑。
在全民医保和报销比例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是否为医保定点机构以及报销比例高低是患者选择就医机构的考虑重点。目前我国民营医院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数量还不多,而在职医师开办的诊所属于民营医疗机构,能否享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待遇,会直接影响私人诊所的开办。如果不能成为定点医保机构,在职医师开办的诊所就要定位为高端医疗服务机构,与普通医疗机构区别开来。那么,这就与允许在职医师开办诊所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张强医生团队”创始人张 强:
可能会被界定为非法行医
在职医师开办诊所,说明医师已经有了经营自我品牌、选择多样化执业方式的意识,这是一种进步。不过就现阶段而言,在职医师办诊所的市场不会太大,仅一些管理较松的医院会同意。在职医师办诊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绝不是走穴那么简单,占用的时间也不会只是休息日;同样,医师面临的困难也会远远超过预期。医师供职单位既担心医师会因时间、精力有限影响现有工作质量,也怕因此而带来病源或者人才资源外流。
从法律层面来讲,如果医师还是单位人,那么在诊所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依旧会追究医师供职单位的责任,这样一来,单位又会觉得很冤枉。医师执业地点的唯一性,使得在职医师开办诊所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医师可能会被界定为非法行医。
我主张有能力的医师自由执业,全身心投入个人事业,这样各方都比较容易接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科研处刘 威:
不必刻意加以限制
在职医师办诊所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吗?很难。绝大部分在职医师需要承担临床、教学、科研任务,精力与时间已经捉襟见肘,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即使有余力,医师也可以通过会诊、多点执业等更加便捷、经济的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而不需要开办诊所。此外,在职医师开办的诊所将面临和三级医院同样的质量要求,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在职医师办诊所能推动医学发展吗?基本无望。同开设诊所相比,如果医师将闲暇用于读书和研究,对于医学的推动作用或许更加明显。正常条件下,开设诊所需要依赖团队合作,增加用于管理工作的时间,减少医师用于治疗患者和开展科学研究的时间。因此,如果以推动医学发展为目标,在职医师开办诊所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那么,在职医师开办诊所的意义何在?首先,一种全新的探索能够发现潜在的障碍,引起广泛关注,有助于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为决策制定提供依据。其次,竞争关系不是唯一的选择。在职医师开办的诊所与其供职单位之间可以形成竞争合作关系,弥补双方的不足。第三,从整体角度降低试错的成本。医学研究本身即是试错的过程,医疗机构管理者的培养也是如此。在开办诊所的过程中,医师的管理能力可以得到提升,试错的增加将有助于合格的管理者脱颖而出,降低整体的试错成本。
因此,医疗服务生态环境中能够容纳在职医师开办诊所的实践,不必刻意加以限制。我们需要的是借鉴类似的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