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医大师面对面:壮志凌云 领跑中国运医——访敖英芳教授

2017-09-25    点击量:2237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编者按:

9月1日-3日,由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大学运动医学论坛”在北京五洲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期间,大会主席敖英芳教授接受了骨科在线的专访,就本次大会的办会初衷和体会、我国运动医学学科建设及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发展历程等展开了精彩对话。


骨科在线:请您谈一谈本次大会的办会的初衷和体会?

敖英芳教授:中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是伴随新中国的成立和诞生而开始的,这离不开老一辈运动医学奠基人的努力,他们不畏困难,到苏联学习,研究所初创到现在,老一辈的学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坚力量”,对于临床运动医学事业整体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运动医学不仅仅归结为关节镜技术或者关节伤病,它是一个交叉的、有希望的朝阳学科。近年来,国家运动医学事业发展较快,运动医学研究所在全民运动和奥运争光上做了很大贡献,尤其是在助力运动员夺冠和重返赛场做了很多工作。虽然关节镜微创外科促使运动医学更精准、更微创,使得患者恢复的更好,对于运动员乃至普通百姓都意义非凡。微创技术是运动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但是运动医学发展不能单单聚焦在关节镜上,应该多方面发展。

本次会议正值全国开展全关节镜下微创重建前交叉韧带20周年之际,如今从事运动医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会议内容也全面整合,使得每一位同仁从更高层面上认识运动医学。本次会议是在过去20年发展的基础上整合发展而来的,虽然举办一次会议很不容易,但是如今看到这么多专家和同仁来参加会议,足以见得如今的运动医学发展的蓬勃之势,这些都得益于上级领导、专家以及各位同仁的支持和努力。

二十周年见证成长 辉煌无限


△1997年创办,关节镜技术学习班已经连续举办20年,并于2007年成为国家卫计委首批授牌批准的关节镜培训中心

骨科在线:请您谈一谈学术会议对运动医学学科建设有何促进作用?

敖英芳教授:举办学术会议的目的是搭建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共同汲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为年轻医生提供很好的继续教育机会。并通过学术会议更能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共同促进学科内学术发展。高水平会议对学科的学术发展可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没有学术会议的学会是没有生机的。学术的传承靠学术会议,在学术发展的长河当中,每一个学术会议都有新的烙印。中西合璧,东西融汇,中西方学术互相展现,中国运动医学事业在世界范围内不仅仅要跟跑、并跑,未来更是我们所期盼的。未来学术会议也要分出层级,既要有基础的,又要有高水平、能展现中国医学发展水平的会议。

骨科在线:作为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请您谈一谈中国运动医学的发展方向。

敖英芳教授:中国运动医学伴随新中国诞生已有60年的历史,如今国家战略发展给了运动医学很好的发展机遇。运动医学的发展得益于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比如微创、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为运动医学进一步良好发展助力。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如今老百姓珍惜生命,热爱运动,但是不能盲目运动,要有保护措施。有运动就有伤害,从大的运动医学战略来看,运动医学可以借助国家需求、人民需求、体育运动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得以更好发展。今后运动医学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应该更好地融合、交叉,将运动医学学科发展更大,从整个人体的伤病预防和治疗着眼,小到伤病,大到个人、社会、全体,使得运动医学由点到面的覆盖。

运动医学团队为运动员保驾护航


前国家女排队员张容芳


前国家体操运动员李小双


申雪、赵宏博在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病房


国家女排队员在运动医学病房疗伤


田得祥教授为国家自行车队运动员诊治


敖英芳教授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医疗保障工作,为羽毛球运动员于洋诊治


王健全教授参加里约奥运医疗服务与柔道运动员于颂


胡跃林教授下队服务


印钰教授在千岛湖基地下队服务(赛艇张扬扬)


运动医学研究所获奥运工作先进集体


崔国庆教授在国家游泳队下队

骨科在线:请您介绍一下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

敖英芳教授: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由曲绵域等老一辈运动医学家于1959年1月在北医三院创建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运动医学研究所,也是最早的研究所,任务是医疗、教学、科研和下队并兼任体委训练局医务室工作。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运动创伤、运动营养生化、医务监督、伤病康复和医疗体育。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研究所被关闭专业取消。1970年7月周总理指示“运动医学不能取消,只能加强,不能减弱,要在运动实践中发挥作用”。遵此,研究所于同年10月恢复工作。经过近60年的发展,研究所现已成为涵盖运动创伤、运动康复、运动营养和医务监督四个专业,集医疗、教学、科研及下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医学研究所,拥有像曲绵域、高云秋、田得祥、陈吉棣、李梅君、张宝慧、于长隆等老一辈中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和专家,也有现代中国运动医学事业的领军人物与学术骨干。

目前,研究所学术梯队完整,技术力量雄厚,致力于运动相关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工作,是国家体育总局及中国奥委会指定的运动员伤病诊治中心,多年来为国家各级运动员、各类体育赛事及全民健身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1989年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5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成为当时唯一的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2000年成为全国唯一的运动医学领域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立单位,2007年成为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认证的全国最大的关节镜培训中心, 2008年荣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优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2013年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北京市运动医学关节伤病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现在是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认证的全国最大的关节镜培训中心、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关节镜培训中心,每年接受国内外进修医生100人以上。已经培养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445家医院的医生4500 余人次,其中大部分人学成回单位工作后成为当地学科带头人。研究所每年举行国际性或全国性的关节镜与运动医学学术会议和学习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动医学理论和技术。为进一步规范运动医学医师培训,受国家卫计委委托,研究所牵头起草《二、三级医院运动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和《运动医学医师培训大纲》等规范性文件,旨在提高运动医学医师的临床技能和专业水平,最终能够更好地从事运动医学实践。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建所初期

曲绵域教授题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