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电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乘着改革春风的“最美逆行者"
2021-07-14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作者:骨科在线 点击量:7 我要说
人的一生,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烽火硝烟的东汉,班超弃笔从戎,为国捐躯不汲汲于死生;国难罹艰的岁月,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笔锋做剑救赎殃民的灵魂;而在改革的春风正昭之时,有这样一个人,弃文从医,选择了逆流而上。
蒋电明教授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面对国家医疗事业基础薄弱的现实,为人民治病的初心让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从医之路。那一年,他的高考志愿全部填写了医学院。他,就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与创伤中心主任蒋电明教授。
回顾与反思推动医学的进步
操千刀而后识性。从医40余年的时间里,蒋教授阅病无数,做过无数次临床手术,凭借一双手,给千千万万个家庭带去希望。但是,当谈起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的病例时,蒋教授却用到了“遗憾”这个词。
年轻时期的蒋电明教授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对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认识尚浅。蒋教授为一个60余岁的老人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很成功。但当为病人缝制伤口准备下台时,一道暗红的血在伤口处缓缓淌了出来,血虽然不多,但暗沉的色泽让蒋教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面对猝不及防的意外,当时尚年轻的蒋教授尽了最大的努力对之抢救,但最终,还是未能挽留住他的生命。“后来经过反思,病人可能有静脉血栓,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说到这,蒋教授的声音有些低沉,痛惜与遗憾在他的眼神里划过。
这个病例给蒋教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之所以出现这个结果都是因为上个世纪末大家对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认识还不足。“此后,医院、科室反复开展这方面知识宣讲学习,提高认知能力和防范措施,再加上各行各业均有相关的指南和共识,类似情况明显减少。”蒋教授谈道,“医学是一门遗憾的科学,临床的进步往往是在对不足的总结中完成的。”
医学需要自我反思,需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目的是促进医学的进步,而医学的进步本身也包含了患者的贡献,所以蒋教授认为,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理解和同情病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医学发展始终落后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医学教育和终生学习。
行医之路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活到老,学到老。再高明的医师也是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掌握更多的行医之术。在蒋教授的从医路上,最为看重的便是职业道德。特别是对于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时刻在患者与死神之间较量着,医德对于一个医生来讲至关重要,是一个医生的“魂”。“悬壶济世自古便是医者的职业操守。对待病人,不分贵贱,你的职责就是治好病 。”这是蒋教授一直以来坚守的初衷。“即使是你看来很小的一个手术,对于病人和他的家庭来讲,那就是一个家的命运和未来。”高尚的医德是支撑起蒋教授数年来扎根临床,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场手术的关键。
蒋电明教授在病房中耐心与病人沟通
蒋教授特别地强调了一句话——切忌“读方三年无病可治。”有些人在读了一些医书,做了一部分研究,取得了些许成就后,就自认为没有什么病是他医治不了的。实际上,医学的发展永远赶不上疾病的发展,疾病的病因异常复杂,在一个人身上成功的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另一个人。“读方三年,改变的只是知识的储备,并非实践的经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用一个人的性命来为自己的无知买单。”蒋教授特别强调行医更是如此,任何医生都要不断的临床实践,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叫做“治病三年乃觉无方可用。”在做了无数次临床实践后,往往发现之前的医学成果及经验无法解决实际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挑战。在人类文明史上,新的疾病每一天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衍生。这就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和实践。同时,这些病例也能成为行医路上的催化剂,推动着你不断得去钻研,不断的解决新问题。“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必须时刻具备’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识。”蒋教授以此自勉,也希望年轻的医生能做到这一点。
医学创新,我们一直在路上
创新是一个国家各行各业发展最强大的驱动力。对于临床医学自然也不例外。从大的角度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放到临床医学上,创新就体现在一次又一次的临床实践中。“创新的根本在于能解决临床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创新的动力。”蒋教授认为通过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将研究成果和临床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这就是创新。新型专利的诞生离不开临床创新,蒋教授10多个课题与成果都产生于临床。
蒋电明教授与学生们在一起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在“健康中国”、“创新驱动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下,医界领域创新蓬勃发展。在这个大趋势下,蒋教授在临床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植骨材料方面,由于自体骨的市场供不应求,为了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需求,蒋教授及其团队在2002开始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同申请了一个国家级课题——研究新型的人工材料。当时的初衷是仿人体骨,由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组成,参照人体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比例,制作了以纳米为无机材料,以焦距为有机材料的仿真材料。
蒋电明教授参加创新成果转化大会
这个项目从2002年到2003年间开始摸索,2005年拿到国家批文,到现在为止,这个材料被国内1400多家二级以上的医院使用,每年可为国家财政创造500-700万利税。同时,凭借这个材料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蒋教授及团队获得了两项重庆市省部级二等奖,另外一些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起获得了教育部一等奖。谈到这些创新成果和获得的奖项,蒋教授非常谦虚,他表示医学的发展永无止境,而创新也会一直在路上。
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的完美融合
蒋电明教授的重点研发方向是生物活性材料。将生物活性材料植入体内后,其表面能够与相邻组织之间发生生物或化学反应形成紧密连接,进而促进细胞活性或新组织再生,这就是生物活性材料的奇妙之处,它能通过与人体组织相结合,一柔一刚,相辅相成,最终达到相融合的效果,蒋教授提到,生物活性材料有可吸收和不可吸收的,可吸收的理念是建立在材料植入人体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体所吸收,骨头修复了,材料也消失了,而且材料不变形、不乳变等,就相当于永久性的生物活性假体。
蒋教授不仅将生物材料运用到临床中,而且在2002年-2012年间还对前期病例进行了详细地登记和随访工作。“2002年不足10例,而在2003年-2005年突增到近200例,其中脊柱就25例。”蒋教授谈到了随访任务的艰巨性。“开始时我们动员患者来访、上门随访,后来患者主动来访”蒋教授认为随访形式不必拘泥,主要宗旨是方便患者。
“当然将这种新型生物活性材料运用到患者还处于初期阶段,所以前三年我们也很谨慎,不仅患者半信半疑,有些医生们也不敢肯定,所以病例选择严格限于肿瘤、脊柱创伤而自体骨不能满足者;后来才逐渐扩大适应症至退变,甚至特殊感染等患者。”所以一路走来蒋教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还好,随访效果非常好。
蒋电明教授和83岁女性患者
蒋教授谈到这样一个病例,2005年有一位83岁女性患者,腰3椎体神经源性肿瘤,去几个三甲医院均不愿手术,病人靠强烈镇痛药度日,非常痛苦,在与患者良好沟通和家属配合下手术,肿瘤切除后行人工椎间支撑体,并用钢板固定,手术顺利,术后恢复也很好,一直随访近10年直至患者去世。
“任何新材料的进展均应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有些成果是需要十年甚至数十年磨一剑的,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一切临床成果都是建立在反复实践中的。”在谈到生物活性材料在临床病例应用效果随访时蒋教授这样说道。
人生一世,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这一世,是碌碌无为的度过,轻描淡写的为世界留一段剪影,亦或是坦坦荡荡的为自己的人生留下浓墨重彩的诗篇,这一切都源于最初的选择。蒋教授将自己的一生献身于骨科事业,既成就了自己,更多的是成全了成千上万个病人的家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蒋电明教授正在用一生践行!
专家简介
教授(二级)、博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与创伤科主任;政府津贴获得者、“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卫生部突贡专家”。
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副会长、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重庆市医学会社会医疗机构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及重庆市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6部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创伤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等20部杂志编委。
完成国家与市级重点课题10余项;科研成果10项;国家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参编临床专著16部(2部副主编)、统编教材4部(1部主编);学术论文15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20余名。临床工作39年,主要从事脊柱外科、创伤骨科与周围神经损伤和骨科生物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