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脊柱侧弯与强直性脊柱炎诊疗进展分享

2024-07-04    点击量:431 我要说

强直性脊柱炎(AS)与脊柱侧弯作为两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诊疗过程不仅涉及复杂的医学理论,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本次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王宇就这两类疾病的最新治疗进展进行经验分享,详见下文。

1. 北大医院脊柱外科在脊柱侧弯诊疗方面有什么经验分享?

视频

在脊柱侧弯的诊疗领域,我们团队率先取得了两项突破性进展:一是创新性地研发了改良型头部环牵引技术,二是深刻推动了数字骨科的发展与应用。

在改良型头部环牵引技术的研发上,我们实现了对传统牵引疗法的重大革新。该技术显著缩短了牵引周期,将治疗时间压缩至三个月以内,这一“短期快速牵引法”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治疗效率与患者体验。通过将牵引与手术技术巧妙融合,我们不仅加快了恢复进程,还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尤其对于重度(超过100度)脊柱侧弯患者而言,这一疗法无疑是福音。此外,我们对牵引架进行了人性化的改良设计,从传统全环式转向更为舒适的半环式,消除了背部金属覆盖,让患者得以正常仰卧休息,极大缓解了牵引过程中的不适感。目前,这一改良型牵引架已成功完成临床转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惠及更多患者。

在数字骨科领域,我们紧跟时代步伐,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创性地研发了手术方案设计自动化软件。面对脊柱侧弯病例的复杂多变——传统分型系统虽有五十余型,但应用时却面临诸多局限与挑战,我们的软件通过持续学习海量脊柱畸形病例,突破了分型的桎梏。现在,仅需简单上传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软件便能迅速分析并生成接近最优疗效的手术方案。其强大的学习能力意味着,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软件所推荐的手术方案将更加精准、权威,为脊柱侧弯的个性化治疗开辟了新的篇章。

2. 北大医院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视频

本科室作为国内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领域的先锋,每年接诊此类患者数量稳定在三百至四百例之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敏锐地洞察到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部分患者术后遭遇了内固定器械断裂的并发症。传统观念普遍认为,鉴于强直性脊柱炎伴随的强烈炎症反应,其骨愈合能力应尤为强大,然而,实际临床反馈却与此相悖,断棒现象时有发生,这一发现促使我们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经过详尽的研究与分析,我们揭示了椎板缺损作为导致断棒问题的核心因素之一。在AS手术中,为达成治疗目的,常需切除约五厘米的椎板,此举虽必要,却破坏了椎体后方的完整性结构。若术后未进行妥善的植骨融合处理,随时间推移,椎体稳定性受损,最终可能引发断棒现象。

为攻克这一难题,我们创新性地引入了3D打印技术,精准复原缺失的椎板结构,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技术空白,更是脊柱外科领域的一大创举。同时,我们在3D打印的椎板表面实施植骨操作,经过长期(一至两年)的严密观察,确认植骨成功融合,这一成效得益于3D打印技术所赋予的微孔结构,其促进了骨细胞的生长与附着。

目前,该技术已顺利获得定制备案,标志着其向标准化、普及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致力于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完善与推广,以期成为适用于更多医疗机构的标准内植物解决方案。我们相信,通过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术后断棒的发生率,增强手术即刻稳定性,并长远地减少相关并发症,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体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