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民医院连夜奔赴四川汶川参加灾后救援
2008-05-18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2843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灾情就是命令。5月12日夜,医院接到卫生局关于筹备救援物资,派员立刻起程参加救援工作的消息后,立刻着手准备。朱思伟副院长凌晨1点参加卫生局紧急会议。13日凌晨2点,院长召集江涛副院长、朱思伟副院长、邢庆喜副院长,办公室冯丽萍主任、医务处刘建新主管、护理部马红梅主任、医学工程处吕顺超处长、网络管理处王琛处长以及相关科室的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负责同志,召开“组织赴四川抗震医疗队工作紧急会议”,部署救援工作,表示一定要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灾区同胞的需要,作好人员和物资的准备。当夜,邢院长率领有关同志专程赴麦德龙超市为医疗队员选购各种必备的物资。
兵贵神速。凌晨4点,6位接到救援命令的医护人员都飞速抵达了医院。他们好象早有准备、早有安排,从容走向战场。他们是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夏英鹏;麻醉科医生王蕾;骨科医生张宇;骨科医生刘明辉;手术室护士王海珍;骨科护士段博闻,由夏英鹏担任队长。江涛院长要求医疗队员在救援工作中要互相照顾,搞好团结,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作好医疗工作。体现人民医院人的精神,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回。吕院长说,这次救援医疗队的组建速度之快史无前例。我们人民医院组建后,经历了艰苦的抗击非典战役,在印尼海啸国际救援、安徽水灾救援中都有出色的表现。这次赴四川汶川的抗震救援工作,任务急、任务重,救治条件极其特殊。但是,我们的同胞正在流血牺牲!十万火急,刻不容缓!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给更多的同胞救援的机会,一定会赢得这场救灾工作的胜利。
早晨7点,医院党委杨自付书记等领导将6名医疗队员送至津蓟高速。5月13日上午8点,吕院长在医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参加的晨会上强调,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一方面医院党政工团要保持与救援队员的联系,要关心救援队员家属的生活,帮助家里解决实际问题。继续作好下一步救援工作的人员和物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医院院内管理工作,经营好医院,服务好病人。后勤部门要作好坚强后盾。
在接到参加救援工作的命令时,手术室护士王海珍正揽着儿子在甜甜的睡梦中。她二话没说,电话通知了正在单位值班的丈夫,顶着夜色将睡眼朦胧的儿子送到了母亲家,从容的出现在了救援队伍中。夏英鹏刚刚荣获“红桥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和同事们约好13日晚上共同庆祝,没想到从工作岗位上就直接奔赴了救援一线。要对朋友们爽约了,因为连通知大家改期的时间都没有了,相信朋友们一定能够理解他,待到胜利完成任务,一起庆祝吧。
可敬的好妈妈。医院党政工团的同志到医疗队员夏英鹏副主任医师家中慰问时,夏主任年迈的父亲母亲正在看电视中有关抗震救灾情况的新闻。她说,自从得知儿子参加抗震救灾的消息后,他们老两口几十个小时就一直守在电视机旁边。
“5月13日凌晨两点,我们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告诉我们他要参加抗震救灾。我一点都不觉得突然。国家出现了这么大的灾难,医务人员必须去。孩子惦记着我的身体,怕我犯高血压、心脏病,叮嘱好控制好血糖。我告诉他,放心去,当初让他们兄妹都学医,就是为了能为国家作贡献。另外,医院这么器重你,培养你,送你留学,到关键时刻,得发挥作用。年轻大夫,出去锻炼锻炼,丰富阅历,对自己也有好处。
夏英鹏的妻子也是医务工作者,工作也非常繁忙。二老承担起照顾小孙女的任务。为儿子作好坚强后盾。想爸爸的乖女儿。医院麻醉科医生王蕾的女儿5岁了,爸爸是他最好的朋友,因为爸爸总能想出各种新鲜的游戏,将女儿哄得咯咯大笑。5月13日凌晨,王大夫顶着夜色出发时,女儿还在酣睡之中。王蕾的夫人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的张玉君老师,帮丈夫收拾了简单的行装,带上雨衣。从阳台上看着他开车远去。一大早,女儿就找爸爸送她上学,张老师告诉女儿爸爸今天早点去上班了。晚上,又没见到爸爸的王逸飞,跟妈妈发起了小脾气,哭闹着找爸爸。听说爸爸出门了,又撅起小嘴说:“怎么没和我说再见就走了”。
张老师说,夜里接到参加救援队的电话,她还以为是在做梦,直到丈夫走了心还在砰砰直跳。考虑到公公婆婆年纪大了身体又都不太好,张老师一开始没将王蕾参加救援的消息告诉二老。只是通过大姑姐向老人渗透消息。没想到老人非常豁达,看儿子没回家立刻想到去参加救援了,“那么多孩子等着救治,多心疼啊!你是大夫就应该去。”